⒈ 寬大貌。
⒉ 胸懷坦蕩,開(kāi)朗。
⒊ 象聲詞。
⒈ 寬大貌。
引《詩(shī)·衛(wèi)風(fēng)·碩人》“施罛濊濊” 陸德明 釋文引 漢 馬融 注:“濊濊,大魚網(wǎng),目大豁豁也。”
⒉ 胸懷坦蕩,開(kāi)朗。
引后蜀 何光遠(yuǎn) 《鑒誡錄·高僧諭》:“大丈夫兒須豁豁,莫學(xué)癡人受摩捋。”
宋 王安石 《祭杜待制文》:“公心豁豁,不置墻帷。”
⒊ 象聲詞。
引阮章競(jìng) 《漳河水》詩(shī):“更深夜半靜悄悄,只聽(tīng) 黃河 流豁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