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燃燒著的木炭或煤塊。
英burning charcoal;
⒈ 燃燒著的柴炭。
引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shí)記》:“《經(jīng)》云:目連 見(jiàn)其亡母在餓鬼中,即鉢盛飯,往餉其母,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元 鄭廷玉 《忍字記》楔子:“孩兒每,那里與我扶將那君子進(jìn)來(lái),討些火炭來(lái)盪些熱酒與他喫。”
《東北人民抗日歌謠選·抗聯(lián)機(jī)密不泄漏》:“皮鞭打,火炭燒,針刺手,梁上吊;頭可斷,血可流,抗聯(lián)機(jī)密不泄漏。”
⒈ 可用以燃燒的木炭。
英語(yǔ)Fo Tan (area in Hong Kong)?, live coal, ember, burning coals
德語(yǔ)brennendes Feuerholz (S)?, Feuerkohlen, brennende Holzkohle (S)?, Fo Tan, ein Vorort von Sha Tin in Hong Kong. (Eig, Geo)?
法語(yǔ)charbons ardents, Fo Tan (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