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詩(shī)·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毛傳:“言易位也。”鄭玄箋:“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處上之謂也。”后因以“陵谷”比喻君臣高下易位。
⒉ 比喻自然界或世事巨變。
⒊ 丘陵和山谷。
⒋ 指陵墓。
⒈ 后因以“陵谷”比喻君臣高下易位。
引《詩(shī)·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毛 傳:“言易位也。”
鄭玄 箋:“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處上之謂也。”
《魏書(shū)·拓跋淵傳》:“臣以疏滯,遠(yuǎn)離京輦,被其構(gòu)阻,無(wú)所不為。然臣昔不在其后,自此以來(lái),翻成陵谷。”
⒉ 比喻自然界或世事巨變。
引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是以勒此豐碑,懼從陵谷,植之松柏,不忍凋枯。”
唐 韓偓 《亂后春日途經(jīng)野塘》詩(shī):“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 昆明 是劫灰。”
清 趙翼 《游獅子林題壁》詩(shī):“數(shù)百年來(lái)幾陵谷,此猶堅(jiān)完縫不裂。”
郭沫若 《西江月》詞:“能教滄海變桑田,陵谷一朝轉(zhuǎn)換。”
⒊ 丘陵和山谷。
引唐 韓愈 《雜說(shuō)》之一:“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
宋 蘇軾 《颶風(fēng)賦》:“鼓千尺之濤瀾,襄百仞之陵谷。吞泥沙於一卷,落崩崖於再觸。”
⒋ 指陵墓。
引清 顧炎武 《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于先曾祖兵部侍郎公墓之左》詩(shī):“六十年間事反覆,到今陵谷青模糊,止存松楸八百樹(shù),夜夜宿鳥(niǎo)還相呼。”
⒈ 山嶺與深谷。語(yǔ)本比喻世事變遷,高下易位。唐·駱賓王〈敘寄員半千〉詩(shī):「坐歷山川險(xiǎn),吁嗟陵谷遷。」
引《詩(shī)經(jīng)·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魏書(shū)·卷一八·太武五王傳·廣陽(yáng)王建傳》:「然臣昔不在其后,自此以來(lái),翻成陵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