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夜深人靜的時(shí)候。
例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英at the dead of night; deep in the night when all is at rest;
⒈ 夜深人靜時(shí)。
引《后漢書·來歙傳》:“臣夜人定后,為何人所賊傷,中臣要害。”
王先謙 集解:“《通鑑》 胡注 :‘日入而羣動(dòng)息,故中夜謂之人定。’ 惠棟 曰:‘ 杜預(yù) 云,人定者,亥也。’”
《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淹淹黃昏后,寂寂人定初。”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詩》:“熙寧 二年十一月,京師每夕有赤氣,見西南隅,如火,至人定乃滅。”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五》:“自此人定恒來,鷄鳴輒去。”
⒈ 人都就寢安息的時(shí)候。
引《后漢書·卷一五·來歙傳》:「歙自書表曰:『臣夜人定后,為何人所賊傷,中臣要害。』」
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三·欒陽續(xù)錄五》:「自此人定恒來,雞鳴輒去。」
⒉ 人力所定。參見「人定勝天」條。
英語middle of the night, the dead of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