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宮禁中的河水。
⒈ 宮禁中的河水。
引《后漢書(shū)·宦者傳·曹節(jié)》:“茍營(yíng)私門(mén),多蓄財(cái)貨,繕修第舍,連里竟巷。盜取御水以作魚(yú)釣,車(chē)馬服玩擬於天家。”
李賢 注:“水入宮苑為御水。”
唐 賈島 《送于總持歸京》詩(shī):“出家初隸何方寺?上國(guó) 西明 御水東。”
謂避水害。 《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崑崙之丘 ﹞,有木焉,其狀如棠,華黃赤實(shí),其味如李而無(wú)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