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巽愞”。
⒉ 卑順;怯懦。
⒈ 亦作“巽愞”。卑順;怯懦。
引宋 岳珂 《桯史·吳畏齋謝贄啟》:“自 崇 觀(guān) 撤藩之蔽而 炎 興 紛和戰(zhàn)之謀,誕謾敗事而巽懦則有餘。”《明史·楊思忠傳》:“諸邊將惰卒驕,寇至輒巽愞觀(guān)望。”清 王夫之 《讀四書(shū)大全說(shuō)·論語(yǔ)·子路篇九》:“若只在不驕上用功,則且流入巽愞拘葸去。”梁?jiǎn)⒊?《袁督師之冤獄》:“時(shí)( 崇禎 二年)督 薊 者為 劉策,巽懦不知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