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阿諛奉承。
⒈ 阿諛奉承。
引漢 王逸 《九思·憫上》:“眾多兮阿媚,骪靡兮成俗。”
晉 葛洪 《抱樸子·臣節(jié)》:“阿媚曲從,以水濟(jì)水,君舉雖謬,而諂笑贊美。”
《明史·宦官傳二·王體乾等》:“嘗疑選人 錢受益、黃愿素 為 錢謙益、黃尊素 兄弟,欲并禁錮,其阿媚 忠賢 如此。”
《天討·觀魯<山東省討滿州檄>》:“朱子 生當(dāng) 南宋,目擊 女真 之禍,猶以阿媚君權(quán)之語釋之, 中國 安得不亡乎?”
⒈ 奉承曲從。
引《后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呂強(qiáng)傳》:「阿媚之臣,好獻(xiàn)其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