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調(diào)笑戲謔。
⒈ 調(diào)笑戲謔。
引《文選·任昉<出郡傳舍哭范仆射>詩(shī)》:“已矣平生事,詠歌盈篋笥。兼復(fù)相嘲謔,常與虛舟值。”
李善 注:“《蒼頡篇》:‘啁,調(diào)也。’《字書》曰:‘嘲亦啁也。’《毛詩(shī)》曰:‘善戲謔兮。’”
宋 梅堯臣 《同諸韓及孫曼叔晚游西湖》詩(shī)之二:“嘲謔不覺(jué)夕,跨馬月中歸。”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狐夢(mèng)》:“﹝婦人﹞笑曰:‘我狐也。蒙君注念,心竊感納。’ 畢 聞而喜,投以嘲謔。”
田漢 《關(guān)漢卿》第五場(chǎng):“王和卿,汴京 人,也是位散曲大家,在大都做小官,跟 關(guān)漢卿 極要好,常常互相嘲謔。”
⒈ 逗弄、戲謔。
引《文選·任昉·出郡傳舍哭范仆射詩(shī)》:「兼復(fù)相嘲謔,常與虛舟值。」
《聊齋志異·卷五·狐夢(mèng)》:「笑曰:『我狐也。蒙君注念,心竊感納。』畢聞而喜,投以嘲謔。」
近戲弄
英語(yǔ)to mock and ridic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