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荒謬怪僻。
引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坐次一僧,容服麤垢,神情低陋,出自眾中,逕升其座,拱默而已,無(wú)所言説。一堂怪駭,謂其謬僻。”唐 道宣 《<僧行篇>序》:“或不達(dá)者,妄起異端,若見(jiàn)左行謬僻,濫罔彌甚。”《新唐書(shū)·李漢傳》:“是時(shí),王政謬僻, 漢 言切,多所救補(bǔ)。”